望京做网站的公司哪家好,广州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台州铭企做的网站,长沙本地论坛有哪些目录 一、前言二、LiteOS-M系统概述三、内核框架3.1、CMSIS 和 POSIX 整体架构3.2、LiteOS-M内核启动流程 四、内核基础4.1、任务管理4.2、时间管理(待续)4.3、中断管理(待续)4.4、软件定时器(待续) 五、内存管理5.1、静态内存(待续)5.2、动态内存(待续) 六、内核通信机制6.1、… 目录 一、前言二、LiteOS-M系统概述三、内核框架3.1、CMSIS 和 POSIX 整体架构3.2、LiteOS-M内核启动流程 四、内核基础4.1、任务管理4.2、时间管理(待续)4.3、中断管理(待续)4.4、软件定时器(待续) 五、内存管理5.1、静态内存(待续)5.2、动态内存(待续) 六、内核通信机制6.1、事件event(待续)6.2、互斥锁Mux(待续)6.3、消息队列Queue(待续)6.4、信号量Sem(待续) 七、内核扩展组件7.1、CPU占用率(待续)7.2、动态加载(待续) 一、前言
内核是一个操作系统的运算核心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它是基于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扩充提供操作系统的基础功能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外设驱动、文件和网络系统。本章主要讲述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的基本原理包括内核基础内存管理内存通信机制以及内核扩展组件。
二、LiteOS-M系统概述
是面向 IoT 领域构建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内核具有小体积、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其代码结构简单主要包括内核最小功能集、内核抽象层、可选组件以及工程目录等。支持驱动框架 HDFHardware Driver Foundation统一驱动标准为设备厂商提供了更统一的接入方式使驱动更加容易移植力求做到一次开发多系统部署。
三、内核框架 LiteOS-M 内核架构包含硬件相关层以及硬件无关层其中硬件相关层按不同编译工具链、芯片架构分类提供统一的 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接口提升了硬件易适配性满足 AIoT 类型丰富的硬件和编译工具链的拓展其他模块属于硬件无关层其中基础内核模块提供基础能力扩展模块提供网络、文件系统等组件能力还提供错误处理、调测等能力KALKernel Abstraction Layer模块提供统一的标准接口。
3.1、CMSIS 和 POSIX 整体架构 CMSISCortex Microcontroller Software Interface Standard, 微控制器软件接口标准和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都是可移植操作接口的标准属于应用接口层可增强应用软件的可移植性降低开发难度。 CMSIS 架构 CMSIS是对于那些基于ARM Cortex处理器的微控制器独立于供应商的硬件抽象层。它包含多个组件层其中之一是RTOS层该层定义了一套通用及标准化的RTOS API接口减少了应用开发者对特定RTOS的依赖方便用户软件的移植重用。 POSIX 架构 POSIX是API的一系列互相关联标准的总称。对于目前大多数的RTOS实时操作系统不支持使用内存管理单元。文件系统包括虚拟文件系统网络文件系统文件配置表等内容。扩展内核异常管理动态加载等基础内核时间管理内存管理IPC通信任务同步硬件管理任务调度。
3.2、LiteOS-M内核启动流程
LiteOS-M已经支持ARM Cortex-M3、ARM Cortex-M4、ARM Cortex-M7、ARM CortexM33、RISC-V、Xtensa、C-SKY等主流架构。 在开发板配置文件target_config.h配置系统时钟、每秒Tick数可以对任务、内存、IPC、异常处理模块进行裁剪配置。系统启动时根据配置进行指定模块的初始化。内核启动流程包含外设初始化、系统时钟配置、内核初始化、操作系统启动等。 四、内核基础
4.1、任务管理
LiteOS-M任务管理
4.2、时间管理(待续)
4.3、中断管理(待续)
4.4、软件定时器(待续)
五、内存管理
5.1、静态内存(待续)
5.2、动态内存(待续)
六、内核通信机制
6.1、事件event(待续)
6.2、互斥锁Mux(待续)
6.3、消息队列Queue(待续)
6.4、信号量Sem(待续)
七、内核扩展组件
7.1、CPU占用率(待续)
7.2、动态加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