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文本居中代码,网站设计稿一般尺寸,西三旗网站建设,免费cad图纸下载网数组1. 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1.1 数组的创建1.2 数组的初始化1.3 一维数组的使用1.4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2. 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2.1 二维数组的创建2.2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2.3 二维数组的使用2.4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3. 数组越界4.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4.1 冒泡排序函数… 数组1. 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1.1 数组的创建1.2 数组的初始化1.3 一维数组的使用1.4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2. 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2.1 二维数组的创建2.2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2.3 二维数组的使用2.4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3. 数组越界4.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4.1 冒泡排序函数的错误设计4.2 数组名是什么4.3 冒泡排序函数的正确设计1. 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1.1 数组的创建
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数组的创建方式 type_t arr_name [const_n]; type_t 是指数组的元素类型 const_n 是一个常量表达式用来指定数组的大小 数组创建的实例 char arr3[10]; float arr4[1]; double arr5[20]; 注数组创建在C99标准之前 [ ] 中要给一个常量才可以不能使用变量。在C99标准支持了变长数 组的概念数组的大小可以使用变量指定但是数组不能初始化。
1.2 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的初始化是指在创建数组的同时给数组的内容一些合理初始值初始化。 看代码 int arr1[10] {1,2,3}; int arr2[] {1,2,3,4}; int arr3[5] {12345} char arr4[3] {‘a’,98, ‘c’}; char arr5[] {‘a’,‘b’,‘c’}; char arr6[] “abcdef”; 数组在创建的时候如果想不指定数组的确定的大小就得初始化。数组的元素个数根据初始化的内容来确定。 但是对于下面的代码要区分内存中如何分配 char arr1[ ] “abc”;//包含/0 char arr2[3] {‘a’,‘b’,‘c’};//不包含/0 1.3 一维数组的使用
对于数组的使用我们之前介绍了一个操作符 [ ] 下标引用操作符。它其实就数组访问的操作符。 我们来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10] { 1, 2, 3, 4, 5, 6, 7, 8, 9, 10 };//该下标为 0123456789printf(%d, arr[9]);return 0;
}继续看接下来的代码计算数组的元素个数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10] {0};//数组的不完全初始化//计算数组的元素个数int sz sizeof(arr)/sizeof(arr[0]);//对数组内容赋值,数组是使用下标来访问的下标从0开始。所以int i 0;//做下标for(i0; i10; i)//这里写10{arr[i] i;}//输出数组的内容for(i0; i10; i){printf(%d , arr[i]);}return 0;
}总结:
数组是使用下标来访问的下标是从0开始。数组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int arr[10]; int sz sizeof(arr) / sizeof(arr[0]); 1.4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接下来我们探讨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10] {0};int i 0;int sz sizeof(arr)/sizeof(arr[0]);for(i0; isz; i){printf(arr[%d] %p\n, i, arr[i]);}return 0;
}*p 1指的是将p 1的内存解引用取p 1内存里面的元素个数
int main()
{int arr[10] { 0 };int i 0;int sz sizeof(arr) / sizeof(arr[0]);int* p arr[0];for (i 0; i sz; i){printf(%p %p\n,pi, arr[i]);}return 0;
}代码结果
仔细观察输出的结果我们知道随着数组下标的增长地址由低到高增长元素的地址也在有规律的递增。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2. 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2.1 二维数组的创建 数组创建 int arr[3][4]; char arr[3][5]; double arr[2][4]; 2.2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初始化 int arr[3][4] {1,2,3,4}; int arr[3][4] {{1,2},{4,5}}; int arr[][4] {{2,3},{4,5}}; 二维数组如果有初始化行可以省略列不能省略。 2.3 二维数组的使用
二维数组的使用也是通过下标的方式。 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1[3][4] {1,2,3,4,5,6,7,8,9,10,11,12};//int arr1[][4] { {1,2},{3,4},{5,6} };//二维数组如果初始化行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列不能//char arr2[5][6];////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int arr1[3][4] { 1,2,3,4,5,6,7,8,9,10,11,12 };//printf(%d\n, arr1[1][2]);int i 0;for (i 0; i 3; i)//0 1 2{int j 0;for (j 0; j 4; j){printf(%-2d , arr1[i][j]);}printf(\n);}return 0;
}注意%2d为右对齐%-2d为左对齐。
2.4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像一维数组一样这里我们尝试打印二维数组的每个元素。 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3][4] {0};int i 0;int j 0;for (i 0; i 3; i){for (j 0; j 4; j){printf(arr[%d][%d] %p\n, i, j, arr[i][j]);}}return 0;
}结果如下 图片模拟形成过程
3. 数组越界
数组的下标是有范围限制的。 数组的下规定是从0开始的如果数组有n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就是n-1。 所以数组的下标如果小于0或者大于n-1就是数组越界访问了超出了数组合法空间的访问。 C语言本身是不做数组下标的越界检查编译器也不一定报错但是编译器不报错并不意味着程序就 是正确的 所以程序员写代码时最好自己做越界的检查。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0;for (i 0; i 10; i){printf(%d\n, arr[i]);//当i等于10的时候越界访问了}return 0;
}二维数组的行和列也可能存在越界。
4.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往往我们在写代码的时候会将数组作为参数传个函数比如我要实现一个冒泡排序这里要讲算法思想函数将一个整形数组排序。 那我们将会这样使用该函数
4.1 冒泡排序函数的错误设计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i 0;int sz sizeof(arr) / sizeof(arr[0]);//冒泡排序的趟数for (i 0; i sz - 1; i){//一趟冒泡排序的过程int j 0;for (j 0; j sz - 1 - i; j){if (arr[j] arr[j 1]){int tmp arr[j];arr[j] arr[j 1];arr[j 1] tmp;}}}
}
int main()
{int arr[] { 3,1,5,9,2,4,7,6,8,0 };//排序 - 升序//冒泡排序bubble_sort(arr);//arr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int i 0;for (i 0; i 10; i){printf(%d , arr[i]);}return 0;
}出问题那我们找一下问题调试之后可以看到 bubble_sort 函数内部的 sz 是1。 难道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时候不是把整个数组的传递过去 4.2 数组名是什么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1,23,4,5};
printf(%p\n, arr);
printf(%p\n, arr[0]);
printf(%d\n, *arr);
//输出结果
return 0;
}
//数组的地址加1会跳过整个数组。
//数组首元素地址加1只会跳过一个元素结论 数组名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但是有2个例外 sizeof(数组名)数组名如果单独放在sizeof内部这里的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计算的是整个数组的大小。 数组名这里的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取出的是整个数组的地址 除此之外遇到的所有的数组名都输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数组的地址加1会跳过整个数组。 数组首元素地址加1只会跳过一个元素。 int main()
{int arr[10] { 0 };printf(%p\n, arr);printf(%p\n, arr1);printf(%p\n, arr[0]);printf(%p\n, arr[0]1);printf(%p\n, arr);printf(%p\n, arr1);//printf(%d\n, sizeof(arr));//40return 0;
}4.3 冒泡排序函数的正确设计
当数组传参的时候实际上只是把数组的首元素的地址传递过去了。 所以即使在函数参数部分写成数组的形式 int arr[] 表示的依然是一个指针 int *arr 。 那么函数内部的 sizeof(arr) 结果是4。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z)
{int i 0;//冒泡排序的趟数for (i 0; i sz - 1; i){//一趟冒泡排序的过程int j 0;for (j 0; j sz - 1 - i; j){if (arr[j] arr[j 1]){int tmp arr[j];arr[j] arr[j 1];arr[j 1] tmp;}}}
}
int main()
{int arr[] { 3,1,5,9,2,4,7,6,8,0 };//排序 - 升序//冒泡排序int sz sizeof(arr) / sizeof(arr[0]);bubble_sort(arr, sz);//arr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int i 0;for (i 0; i 10; i){printf(%d , arr[i]);}return 0;
}如果这份博客对大家有帮助希望各位给恒川一个免费的点赞作为鼓励并评论收藏一下谢谢大家 制作不易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或给恒川的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 下期内容将会带来扫雷三子棋等有趣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