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网站专门学做湖北菜,邯郸信息港最新招聘信息2023,电子商务考研最佳方向,建网站系统平台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xff1a;概述
互联网的组成#xff1a;
#xff08;1#xff09;边缘部分#xff1a;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xff0c;用来进行通信#xff08;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xff09;和资源共享。
#xff08;2…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概述
互联网的组成
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
1、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
1)被用户调用有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向远程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2)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
1)是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程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2)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3)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2、对等连接方式(peer-to-peer)
对等连接是指两台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哪一个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台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三种交换方式在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到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速度 带宽 吞吐量 时延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
2OSI七层模型、TCP/IP五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 3每层的含义与特点
①应用层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②运输层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通用指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运输层服务有复用和分用功能
③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选择合适路由使运输层传下来的分组能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④数据链路层负责两主机间链路上的传输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帧中包含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在接收数据时提取出数据部分交给网络层通过控制信息监测差错丢弃差错帧或纠正错误
⑤物理层考虑用多大电压代表0或1如何识别对方发送的比特确定电缆插头的物理结构
4封装与解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