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站建设专家,域名注册后网站建设,wordpress 外链插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问题1#xff1a;谈一谈对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的理解#xff1f;
回答点#xff1a;七层模型每层对应的作用及相关协议、为什么分层、为什么有TCP/IP四层模型
参考#xff1a; 1、OSI七层参考模型是一个ISO组织所提出的一个标准参考分层模型#xff0c;它按照数…问题1谈一谈对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的理解
回答点七层模型每层对应的作用及相关协议、为什么分层、为什么有TCP/IP四层模型
参考 1、OSI七层参考模型是一个ISO组织所提出的一个标准参考分层模型它按照数据传输过程所涉及的传输设备、方式、功能职责的不同将数据传输划分为了7层从上到下依次 应用层提供两个终端设备上应用程序之间信息交换的服务HTTP、SMTP、POP3、DNS、FTP、TELNET表示层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识别会话层为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连接提供服务传输层负责向两台终端设备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TCP、UDP网络层为分组交换网络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IP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物理层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2、分层目的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各司其职与我们在开发时的分层是一样的提高整体的灵活性与平时开发要求的高内聚、低耦合一致让大问题——》多个小问题让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变得易于设计、实现 3、但是OSI七层参考模型的设计是相对复杂的设计成本高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分层模型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便我们的开发与设计提出了TCP/IP四层模型它是对于OSI七层模型的一个简化。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接口层通常实际开发中常采用传输层TCP协议网络层IP协议故称为TCP/IP协议 问题2谈谈TCP协议的3次握手过程
回答点TCP协议的特点面向连接、可靠传输、三次握手过程
参考 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基于字节流可靠通信的传输层协议。在双方进行通信时需要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次握手C端——》S端发送SYN1数据包【请求建立连接】C端进入SYN-SENT状态 第二次握手S端手段C端发送的SYN1数据包接着C端——》S端发送SYN1ACK1的数据包【同意连接并对第一次握手的数据包进行确认】C端从listen状态进入SYN-RCVD状态。 第三次握手C端收到S端发送的SYN1ACK1的同意连接报文段后进入ESTABLISHED状态向S端发送ACK1的数据包【再次对第二次握手S端发来的数据包进行确认】S端收到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 当C端与S端都进入ESTABLISHED状态时表示可靠连接以建立完成可以进行数据的通信了。 问题3TCP协议为什么要3次握手2次4次不行吗
回答点每一次握手的意义、2次握手确认双发网络正常、4次浪费资源
参考 第一次握手发起建立连接请求“XXX咱们去看电影吧” 第二次握手确认并同意连接请求“可以啊” 第三次握手对第二次的连接进行确认“那咱们走吧” 前两次握手完成只能确认C端与S端之间的网络是顺畅的并不能保证建立了可靠的传输。 例如当C端向S端第一次发送请求连接报文时由于网络等原因迟迟没有到S端C端又重新向S端发送了请求连接报文这一次很顺畅的到了S端S端并进行了确认。若这时C端第一次发送的请求连接报文到了S端S端以为C端再一次进行连接就会再次发送确认报文而C端已经收到过一次确认报文所以此次的确认报文它会忽略而S端发送了确认报文后会一直等待C端的回应就会造成S端一直等待浪费资源甚至服务器停止响应。2次不能够保证可靠的连接也不能避免重复连接或连接混乱问题。在经历过3次握手稳定的连接已建立再次传输浪费资源。所有三次是最佳的既节省资源又能建立可靠连接的次数 问题4谈谈TCP协议的四次挥手过程
回答点连接管理断开连接节省资源四次挥手传输的标志位
参考 TCP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过程建立连接来发送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这条连接是占用资源的。当双方通信完成后会通过四次回收来释放连接对资源进行回收。四次回收过程如下 第一次挥手C端——》S端发送FIN1的数据包请求释放连接 第二次挥手S端收到释放连接数据包S端——》C端发送ACK1数据包进行确认 此时双方的连接状况C端不能再向S端传输数据了S端仍可以继续向C端传数据C端也可接收 第三次挥手当S端不在向C端发送数据时会再次向C端发送ACK1FIN1数据包【释放连接】 第四次挥手C端收到S端的释放连接数据包再次进行确认向S端发送ACK1数据包S端接收 经历四次握手后双方断开连接梳理一下双方每次挥手的状态 第一次C端——》等待1 第二次C端——》等待2S端——》等待关闭 第三次C端——》超时等待S端——》最后确认 第四次C端——》CLOSEDS端——》CLOSED 问题5什么是流量控制
回答点含义、如何实现 流量控制是指接收方根据窗口大小对于发送方所发送数据包的限制通过流量控制让发送方所发送的数据接收方能够有效的全部接收避免丢包引起的重传机制而带来不必要的消耗。 流量控制需要通过滑动窗口来实现接收方发送的确认报文中的窗口字段可以控制发送方窗口的大小从而影响发送方的发送速率若窗口字段设置为0则不能发送数据 问题6什么是滑动窗口
回答点概念、作用 滑动窗口通过拥塞窗口值指定发送方每次能发送数据包的个数。发送方和接收方分别维护了各自的缓冲区也称窗口。发送方窗口的大小由接收方中TCP首部的窗口字段决定。发送方将窗口内容分为已发送已确认、已发送未确认、未超出发送窗口范围的未发送数据已超出发送窗口范围的未发送数据。随着接收方确认发送方的窗口不断向前滑动 问题7什么是拥塞控制
回答点含义、作用、实现 拥塞控制是指对整个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多少进行控制控制的目的就是避免「发送方」的数据填满整个网络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发送量。拥塞控制主要通过4个算法来实现 1、慢启动刚来时发送数据包个数少“试探性”发送依次呈指数增长直到超过慢启动门限发生拥塞的可能性就变大了会利用拥塞避免处理 2、拥塞避免超过慢启动门限后不再呈指数增长能发送的数据包数逐次1当发生丢包触发重传机制后会使用拥塞发生处理 3、拥塞发生重传机制有2种 当使用超时重传机制 1将门限值ssthresh设为拥塞窗口值cwnd的一半【ssthreshcwnd/2】 2拥塞窗口值cwnd设为1回到慢启动【cwnd1】 使用快速重传机制 1将门限值ssthresh设为拥塞窗口值cwnd的一半【ssthreshcwnd/2】 2拥塞窗口值cwnd设为原来的一半3【cwndcwnd/23】 4、快速开始在拥塞发生时采用快速重传机制就会快速开始 快速开始是在拥塞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很快就能恢复网络的通信状况的一个算法 问题8TCP和UDP有什么区别
回答点是否连接、可靠、首部长度、使用场景
TCP面向连接可靠首部20-60字节数据传输要求严格UDP面向无连接不可靠首部8字节视频即时传输